在职场上,你有没有遇过喜欢「抢功劳」的同事呢?明明点子不是他出的,重要的事情也不是他做的,但他却最会搞「人际政治」,不是自己一个人抢先去和上司报告,让上司误以为他是案子的主导,又或是开会前问同事对议事的想法,结果会议上竟原封不动地抄袭说法…… 各种大小动作,就为了让上司觉得所有事情都是他一个人在做、他才是值得奖赏的有功之人。
一般人遇到这样的同事,弱一点的就忍气吞声,气死自己,强一点的可能直接冲突,却可能会因此留下不好的「坏脾气」印象,而且和这种人也往往有理说不清。近日读林萃芬心理师的书《从说话洞察人心》,心理师建议遇到爱抢功的人,可以用两招有效反击。
(以下内文摘自时报出版之《从说话洞察人心》,内文图片来自本网站)
抢功的行为:人际互动重心放在向上管理
记得多年前曾经在媒体工作过一段时间。每次有突发状况,组里的成员们就要发挥侦探精神,先各自四处打听消息,再回来共商采访方向。有次刚完成一个专题,大夥还沉浸在达成任务的喜悦中,便接到长官的召见通知。几乎所有的人都以为长官要夸赞我们表现不错,并且期勉大家再接再厉。
不料,当我们一群人嘻嘻哈哈地进了长官办公室,才发现事情和我们想像的不太一样。长官板着脸,语调严肃地教训我们:「你们不要每次都把收集资料、打听消息的工作推给小虎一个人去做,既然是一个小组,大家就要分工合作,互相帮忙才对。」
听完训话,大夥先是一头雾水,继而情绪上来,明明每次都是大家一起收集资料、打听消息的,怎麽会最後变成小虎一个人单独完成的?後来我们才知道,小虎会随时随地代替所有的人跟长官报告最新状况。时间一久,长官便误以为整件事情都是小虎一个人做的。林萃芬提醒,倘若不想自己辛苦努力的汗马功劳,莫名被别人抢走,最好和主管保持顺畅的沟通管道,避免每次都派同一个人去跟主管报告进度,大家轮番上阵,比较能够确保公平性。
抢功的动机:渴望获得「重视」和「重用」
一般会抢功的人,多半极端在意自己的表现,渴望获得握有大权者和资源者的「重视」和「重用」,才会刻意制造「完美印象」。在企业当顾问的时候,曾经碰过一个非常求表现的同仁,他会事先询问周遭人:关於某个案子,有没有什麽想法和做法。这样的作法原本无可厚非,但是他却在开会的时候,抢先把别人告诉他的想法、作法、点子说成是自己的,反而让跟他分享想法、作法、点子的人变得没有内容可以报告,而被主管误会没有准备、没有贡献。
在团体中,抢功的人会不择手段争取「最高头衔」与「最高荣誉」,倘若别人不以为然,他们就会认为对方是「嫉妒自己的才华」。另外,他们常会觉得自己是「身分特殊」的VIP,走到哪里别人都应该给他们「特殊礼遇」,他们会强调:你们知不知道我是谁,不知道的人就是有眼不识泰山。林萃芬补充:或许是小时候被父母过度骄纵溺爱,长大之後也习惯要求别人把他们「捧在手掌心」,以他们为主,满足他们的所有的需要,才会养成抢功的人格特质。
抢功的人格:拥有高度的自我意识、缺乏对别人的同理心
通常喜欢抢功的人,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多半会先问:「这样做对我有什麽好处?」经过评估後,假如他们觉得有利可图,就会接着问:「那我该如何利用这个机会?」一旦打定主意,他们就会勇往直前地利用别人,不会有愧疚感。除了做事情之前他们会先问清楚:「这样做对我有什麽好处?」外;和别人交往的时候,他们也很关心:「对方能给我多少好处?」由於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利益,当然就很难兼顾到别人的感受。
从事业务工作的朋友柯南,有次得贵人相助,接到一个很大的案子。当同事发现他的嘴里叨了一块肥肉时,随即蜂拥而上,不断有人热心地问他:「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?」其中又以同仁秀兰表现得最为积极,经常跑来问他:「要不要我帮你做些什麽?」受宠若惊的柯南,为了不辜负同事的一片好意,便请秀兰帮他打企画案。拿草稿给秀兰时,他还特别交代:「这份企画案有点急,拜托你下班的时候拿给我,如果没打完,我再加班赶工。」为了避免耽误秀兰的约会时间,一下班柯南就跑去拿企划案。没想到,秀兰却自作主张地把企画案交给总经理过目了。惊讶之余,柯南立刻到总经理的办公室拿回那份企画案。看到企画案,柯南全身的血液都往头顶上冲,因为提案人的名字竟然是秀兰。
事後秀兰非但不觉得自己「抢了别人的案子」,反而理直气壮地与柯南一起负责执行这个大案子。最让柯南心理过不去的是,秀兰经常趁柯南不在公司的时候,跑去跟总经理邀功,说自己为了这个案子加了多少班、跑了多少路、瘦了多少公斤。在秀兰的不断洗脑下,总经理真的以为这个案子秀兰的功劳最大,不仅公开表扬她的功绩,还给了她一个大红包。假如换成你是柯南,心里会做何感想呢?林萃芬心理师解释,通常和喜欢抢功的同仁共事後,大概都会把他们列入拒绝往来户,因为他们对别人缺乏同理心,只顾着争取自己的好处,漠视别人的苦难,自然较难跟别人发展互惠的人际关系。
应对之道:展现实力不退缩
假如迫於现实,需要和会抢功的人一起合作,该怎麽应对比较好?不妨先回家看DISCOVERY 频道的动物节目,就能找到答案。在动物界中,无论长相多可爱或多凶猛的动物,看到食物的反应都一样,就是扑上去抢食,动物们不会事先询问:「这是谁猎来的食物?」也不会礼貌询问:「我可不可以分享你的食物?」反正看到食物,谁抢赢就是谁的。
因此,碰到会抢功的人就需要展现自己的实力,直接告诉他们界线在哪里:这是我负责的案子,可以自己进行。同时也需要做好向上管理,让主管了解过程与做法,才能避免功劳被别人抢走,辛苦努力的果实却看着别人在享用,长久下来,心理很容易不平衡。
《从说话洞察人心:摸透对方心理,把话说得恰到好处,轻松驾驭人际关系》
作者:林萃芬
时报出版
从一个人的「说话语言」,可以细细听出多重心理线索!
听懂别人的弦外之音,学习换个说法,让你在不同场合,都能达到沟通效果。
◆ 很多时候,必须知道该说什麽;必须知道什麽时候说;必须知道对谁说,才能让对方从骨子里接受和认同你,从而提升社交魅力,增强驾驭人际关系的能力。
◆ 想要「增强能力」或「自我改变」的时候,要改变说话方式。例如换个说法:将「唱反调」转成「认同别人的看法」、从「冷淡否定」换成「具体建议」……,并且反覆练习,形成一种新的说话模式。
◆ 超准自我检测,看出隐藏的性格。你的「管人指数」有多高?你的「嫉妒指数」有多高?你是属於哪一种社交类型?……,窥探到隐藏的秘密。
Read More
>>> 职场上有一种「变相扯谎」话术,一不小心就会落入陷阱
>>> 完成这 10 题测验,了解你的「说话风格」在别人眼中营造了什麽形象?